4

XZ5990-1616通道高可靠性、高灵活性、高精度的采集解决方案。系统基于先进的ADC芯片架构与可编程逻辑控制技术,全面满足16位转换精度、宽范围采样速率、多模式输入输出等核心要求,同时通过硬件防护设计与软件优化算法,确保系统在复杂工业环境下的稳定运行,可广泛适用于工业自动化、数据监测、仪器仪表等各类需要高精度信号采集的场景。
1. 16位转换精度实现:
选用工业级16位高精度ADC芯片,芯片内置低噪声前端放大器与基准电压源,确保量化过程中的精度损失最小化。
采用差分参考电压设计,基准电压源选用低温漂(≤5ppm/℃)高精度基准芯片,配合电源滤波电路(LC滤波+去耦电容阵列),抑制电源噪声对基准电压的干扰,保障转换精度稳定性。
硬件层面优化PCB布局,将ADC芯片、基准源、模拟信号输入通道进行隔离布局,模拟地与数字地单点连接,减少数字电路干扰对模拟信号采集的影响;关键信号走线采用阻抗匹配设计,避免信号反射导致的精度偏差。
2.非线性误差:±14LSB:
利用ADC芯片内置的自校准功能,支持上电自动校准与软件触发校准两种模式,实时修正增益误差与偏移误差,确保全温度范围(-40℃~85℃)内非线性误差控制在±14LSB以内。
软件层面采用数字滤波算法(如滑动平均滤波+中值滤波),对采集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剔除随机噪声导致的异常值,进一步优化非线性表现;同时建立误差补偿模型,根据不同输入范围与增益档位进行针对性误差修正。
(二)采样速率与单点采样设计
1. 1KSPS~250KSPS宽范围采样速率实现:
采用“ADC芯片+FPGA”架构,FPGA作为主控制器负责采样时序生成、数据缓存与传输控制。通过FPGA配置ADC芯片的采样时钟分频系数,实现采样速率的连续可调,覆盖1KSPS~250KSPS全范围。
采样时钟采用高稳定性有源晶振(频率精度±10ppm),经FPGA内部锁相环(PLL)倍频/分频后提供给ADC芯片,确保不同采样速率下时钟信号的稳定性,避免速率波动导致的数据失真。
针对高采样速率(≥100KSPS)场景,优化数据传输路径,采用DMA(直接内存访问)方式将采集数据从FIFO缓存传输至处理器内存,避免CPU中断响应延迟导致的数据丢失。
2. 10SPS单点采样支持:
设计独立的单点采样控制逻辑,通过软件指令触发单次采样动作,采样时钟由FPGA生成精准的10SPS时序信号(周期100ms)。
单点采样模式下,ADC芯片完成单次转换后进入低功耗休眠状态,降低系统功耗;数据采集完成后通过中断信号通知处理器读取,确保采样触发的精准性与数据完整性。
(三)采样方式与触发机制
1. 异步采样实现:
各模拟输入通道采用独立的采样时序控制,通过FPGA为每个通道分配专属采样触发信号,通道间采样时间无固定相位关系,满足异步采样要求。
通道采样时序可通过软件配置灵活调整,支持不同通道设置不同采样速率,适应多通道差异化采集需求。
2. 软件触发与内时钟触发设计:
软件触发:处理器通过向FPGA发送控制指令(如SPI/I2C协议指令)触发采样开始,触发延迟≤10μs;支持单次触发与连续触发两种模式,满足不同应用场景需求。
内时钟触发:时钟源可使用内时钟触发,采样时钟由系统内部高稳定性晶振提供,无需外部时钟信号输入;时钟源支持冗余设计,内置主备两个晶振,可自动切换,确保系统连续运行可靠性。
(四)模拟输入设计
1. 多模式输入支持(单端/差分/混搭):
每个模拟输入通道配置可编程模拟开关,通过软件配置通道工作模式:
单端模式下输入信号相对于地参考;
差分模式下输入信号为两个通道的差值;
单端、差分混搭模式下可同时配置部分通道为单端、部分为差分。
差分输入模式下,支持最大±10V输入范围,共模抑制比(CMRR)≥80dB@50Hz,有效抑制共模干扰;单端输入模式下,输入阻抗≥1MΩ,减少对信号源的负载影响。
2. 电压/电流测量支持:
电压测量:直接通过ADC芯片采集输入电压信号,配合程控增益与输入范围配置,实现±10V、±5V、±2V、±1V不同电压等级的高精度测量。
电流测量:内置精密采样电阻(可选10Ω/100Ω/1kΩ),电流信号通过采样电阻转换为电压信号后再进行ADC采集;支持4-20mA标准工业电流信号与0-20mA宽范围电流信号测量,采样电阻精度≤0.1%,温度系数≤10ppm/℃。
3.模拟输入通道数可设
模拟输入通道数可设,可设置起始通道和通道数模拟输入通道的可配置性包含两个关键参数的灵活设定:
起始通道:指采集任务启动的首个物理通道编号(如 Dev1/ai2 中的 “ai2”),作为通道序列的起点坐标;
通道数:指从起始通道开始连续激活的通道总量(如起始通道为 ai2、通道数设为 4 时,实际采集 ai2、ai3、ai4、ai5)。
资源优化(避免闲置通道占用 ADC 与总线带宽,如仅需采集 3 路信号时无需激活设备全部通道)、同步精度保障(聚焦目标通道可减少多通道切换延迟,尤其适配电流电压同步采样场景)、场景适配性(可针对不同被测对象动态调整通道组合)。
4. TVS浪涌保护设计:
每个模拟输入通道前端串联TVS管与限流电阻,TVS管响应时间≤1ns,击穿电压6.5V,可吸收±2kV静电放电(ESD)与浪涌脉冲,防止过压、浪涌噪声损坏ADC芯片与模拟开关等器件。
保护电路后级配置RC滤波电路(电阻10Ω+电容10nF),进一步抑制高频噪声,确保输入信号纯净。
(五)程控增益与输入范围
1. 程控增益支持(×1/×2/×5/×10倍):
每个模拟输入通道配置可编程增益放大器,通过软件配置增益档位(×1/×2/×5/×10倍),增益误差≤0.1%,增益温度系数≤5ppm/℃。
增益配置与ADC采样同步,切换响应时间≤5μs,支持采集过程中动态调整增益,适应输入信号幅度变化。
2. 双极性输入范围配置:
配合程控增益,实现双极性输入范围:±10V(×1增益)、±5V(×2增益)、±2V(×5增益)、±1V(×10增益),输入范围与增益档位一一对应,通过软件灵活配置。
输入范围配置后,ADC芯片自动匹配量化范围,确保全量程范围内的测量精度一致性。
(六)FIFO缓存设计
1. 8k字节FIFO与状态监测:
FIFO缓存采用FPGA内部Block RAM实现,容量为8k字节(64k位),支持连续采集数据缓存,满足高采样速率下的实时数据存储需求。
支持FIFO满、半满、空三种状态监测,通过FPGA输出状态信号至处理器,处理器可根据状态信号及时读取数据,避免FIFO溢出导致的数据丢失。
2. 自定义半满阈值与连续采集:
FIFO半满阈值支持软件自定义配置,配置范围为1字节~4k字节(最大4k字节半满),用户可根据实际采样速率与数据处理能力灵活设置。
连续采集模式下,FIFO采用循环缓存机制,当FIFO满时自动覆盖 oldest 数据(或触发中断提示);配合DMA数据传输,实现采集-缓存-传输的流水线操作,确保实时监控功能的连续稳定运行。






